中新网南昌9月23日电 (记者 李韵涵)9月23日,位于江西南昌的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内汉韵流芳、礼乐和鸣,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在此开幕。

9月23日,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在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供图

开幕式在汉舞表演《海昏记忆》中正式开启,吟诵情景演绎“古今和鸣”以铜镜为媒介、以《论语》为主题,营造出跨越千年与孔子对话的情境,《绣春风》《征途》《海昏侯》等节目引来现场掌声不断,以恢宏大气的音乐语言将观众带入历史时空,感受海昏故事的深远韵味。

江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西省文物局局长丁新权表示,海昏侯墓是江西历史上最具传奇意义的重大考古发现,经过十年持续努力,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先后取得了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一级博物馆等多块金字招牌。特别是“十四五”以来,管理局聚焦“大汉文明看海昏”活动品牌,放大磁吸效应,培养文旅新业态、新场景,多领域创新体验,全面提升海昏文化影响力,推动海昏文化与市民游客“双向奔赴”“热情相拥”。

南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松殿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遗址公园积极顺应和助推“考古热、文博热”潮流趋势,积极携手上海、香港、成都等地联合办展、开展推介,创新打造数字沉浸特展《探秘海昏侯国》,拍摄微短剧《海昏行》火爆全网,“海昏百戏擂台赛”等一批文化活动和文创产品火热出圈,正成为南昌对外提升城市美誉度影响力的强大引擎和重要支撑。

9月23日,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在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幕。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 供图

南昌汉代海昏侯国遗址管理局党工委书记夏清平表示,2025年恰逢海昏侯国遗址考古成果正式公布十周年、遗址公园开园开放五周年。五年来,遗址管理局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大力推进考古研究、保护利用、文旅融合,取得最早采用炒钢技术的医用毫针、最早的《齐论语》、最早制作蒸馏酒的蒸馏器等一批“海昏之最”成果,填补学术空白。

据了解,第五届海昏汉文化旅游月以“海昏新程汉韵新章”为主题,打造沉浸式、互动性强的文旅融合新场景,系列活动精彩,学术赛事纷呈,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大汉文明图景,为游客献上一场汉文化盛宴。

旅游月期间,多项学术与赛事活动同步推出。即将召开的“南昌汉代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十周年暨汉代区域文化学术研讨会”和“发现新时代旅游新地标”交流发布会,分别从学术研究与产业拓展双维度深化海昏文化价值挖掘;“海昏百戏擂台赛”“海昏文创设计大赛”“简牍书法大赛”“海昏故事大赛”等多项赛事,深入推动海昏文化走向大众、实现创新转化。(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