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 陈溯)9月23日是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正值秋分,中国各地陆续进入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时刻。今年预计又将是一个丰收年,亿万农民在收获中开启欢庆时刻。

据中国农业农村部监测,当前主产区秋粮已陆续开镰收获,各地已投入约1000万台套农机具参加“三秋”作业,收割机的轰鸣声在广袤的田野中响起。预计再过一周左右,秋粮将迎来大面积收获。

在中国粮食生产第一大省黑龙江,今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2亿亩以上。当地玉米、水稻近日同步迎来收获季。

黑龙江佳木斯桦南县的167万亩玉米进入收获期,收割机走过之处,玉米剥皮、脱粒、秸秆粉碎等工序一次性完成,今年当地玉米亩产预计较去年提升5%以上。

不只黑龙江,各地均借助科技确保秋粮收获,筑牢丰收基础。长江中下游水稻开始大面积收获,湖南2200万亩中稻收割加紧进行,目前进度过半。西南多地水稻收割接近尾声,重庆水稻收获已超九成。

此前,今年中国夏粮生产克服了局部较重旱情影响,成为仅次于去年的历史第二高产年。秋粮占中国全年粮食产量的四分之三,全年丰收看秋粮。

农业农村部部长韩俊本月16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最近该部门派出18个调研组到全国各地,发现秋粮面积稳中有增,长势正常偏好,“可以说夺取秋粮丰收有很好的基础和条件。”

“秋粮将进入大面积收获的季节。”韩俊说,要全力以赴做好秋粮收获,确保颗粒归仓,奋力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实现全年粮食产量1.4万亿斤左右的目标。

在此背景下,第8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场活动23日在山东烟台举办,各地相关活动也如火如荼展开。

2018年起,中国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之后每当秋分时节临近,各地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庆丰收活动,借此展示丰收成果、弘扬农耕文化、提升农民幸福感。

这个属于中国亿万农民的节日不仅庆丰收,更希望借此促进城乡消费,把农民的“好收成”变成“好收入”。

作为丰收节重要配套活动之一,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消费季活动于9月5日启动,消费季将持续到11月底,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商超物流企业、行业协会等主体广泛参与,开展多层次、多元化的促消费活动。据不完全统计,举办金秋消费季以来,已累计销售农产品超1300亿元人民币。

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还将开展大中城市“菜篮子”产品消费促进、“数商兴农庆丰收”、土特产集中推介等系列促消费活动,组织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电商平台等推出一批促消费措施,吸引城乡居民广泛参与,激发消费活力。(完)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